2024年(4篇)《战略与路径》读书心得(完整)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(4篇)《战略与路径》读书心得(完整),供大家参考。

2024年(4篇)《战略与路径》读书心得(完整)

《战略与路径》的读书心得(4篇)

知著见微——读《战略与路径》

前几天刚读完《战略与路径:黄奇帆的十二堂经济课》,这本书是根据2020-2021年期间黄奇帆先生在复旦大学讲的12堂课编辑成书。放在前几年我是基本不怎么看这种讲宏观经济类的书,但近几年宏观的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,切切实实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。书名《战略与路径》说得就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,紧扣当下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。而这个未来战略也并非遥不可及,也就是到2035年未来十几年的中长期发展路径。

有成语名“见微知著”,语出《韩非子》,指见到细微的苗头,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势;
而读这样一本讲中国未来十几年宏观路径的书,大概感觉是反过来的,可以称之为“知著见微”——知道宏观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,预见对个人微观生活的影响。本书主题广泛,本文简单分享下我感受颇有启发的两点。

城市与房

要说到与我们普通人最相关的非房地产莫属。过去几十年,中国城镇化率到2021年为64.72%,可以说是接近了天花板。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将农村劳动力吸收到城市里,如今农村还没进城的多是老人和儿童了。未来十几年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升,可能来自农村老人慢慢离去以及城市新生人口,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进程将大大放缓。

那么中国城市化的终局会如何?按“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看,大体上每1亿人的国家或地区会产生1个上千万人口的超级或特大级的城市。比如美国有3.4亿人,有纽约、洛杉矶、芝加哥3个超、特大城市;
日本近2亿人,有东京、大阪2个超、特大城市;
德国8000多万人,英国、法国都是6000多万人,各有1个特大城市柏林、伦敦、巴黎。”那么中国14亿人,大概也会产生十多个超、特大城市。大家都往大城市扎堆,在于好的资源(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商业、娱乐)也都在大城市集中。以我所在的四川来看,现在不到一亿人,成都会是这边唯一的超级大城市,基本虹吸了周边绝大多数资源,未来的发展机会也主要围绕在这些超级大城市周围。

过去二十多年,伴随城镇化进程,房价基本是五年翻一番、十年翻两番式地上涨。“预计今后二三十年房价会保持与地区GDP同步增长”,这个论断隐含的结构变化是:全面的、快速的上涨没有了,但房子还能缓慢温和的和地区GDP保持同步增长,实现保值能力。而地区和地区之间差别会很大,估计不在上述十多个超大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地区,GDP增速多半是落后于均值的。

话说房子长期看人口,所以另一个变化来自于人口增长拐点,中国新房建设已经过了巅峰(每年17亿—18亿平米),未来会逐年下降到(每年10亿平米左右)形成新的均衡。这样看十来年后,“中国城市住宅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0亿平方米以上,按通常50多年更新折旧的要求,每年1.5%—2%的折旧率需要建造10亿平方米住宅,这将是常态。”自此房地产将形成从高峰回落,之后形成L型走势。

房地产过去那种疾风骤雨、铺天盖地、大拆大建的大时代大概是过去了,而历史的车轮还会滚滚向前。

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?

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,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,这也是一个经济体从贫穷到发达的必经之路。

第一阶段,增长由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驱动。改革开放早期,我们开放了市场,引进外资,建设工厂,搞劳动密集型产业,以“三来一补”(“来料加工”、“来件装配”、“来样加工”和“补偿贸易”)方式搞出口贸易,赚得是最廉价的制造、加工和装配的钱。这个方式让很多农民进厂当了工人,人均产出就提高了,释放了人口红利,经济自然快速增长。

这个阶段拉动经济的主力是出口,但工厂释放的人口红利是有上限的,而出口本身也可能面临经济周期波动,而一次巨大的向下波动在1998年到来。199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,出口增速跌入谷底,第一阶段拉动增长就快走到了瓶颈,面临向第二阶段的跨越。

第二阶段,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。第一阶段出口做的都是低附加值的加工、装配,一旦廉价人口红利释放完毕,这个阶段就陷入停滞了。而第二阶段要求必须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,升级工厂,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。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用市场换技术,和外商合资建厂,建设全门类的工业化产业链。

除此之外,这个时刻(1998)还启动了另外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。1998年国家正式启动住房改革,决定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,建立商品房制度。商品房制度启动了房地产市场,其后二十年我们GDP增长的40%左右就是靠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。

无论是引进先进技术、升级工厂,还是大搞房地产,都需要大量资本,支柱从劳动密集转向资本密集。而资本从哪里来?早期的出口外汇储备加上爱存钱的中国老百姓。商品房以按揭贷款的形式,释放了老百姓的大量储蓄,转化为基建资本。资本驱动发展了二十多年后,把我们带到了中等收入国家阶段,但又到了新的瓶颈,因为投资拉动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(当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时,修一条路经济效益很大;
当全国高速路网都铺满了,继续修路的效用就几近于无了),而进入下一个阶段需要一次新的跨越。

第三阶段,增长由创新驱动,这也是通往发达经济体之路。你得有独门的技术,有世界性的产品和品牌,才能占据价值链的上游,才能继续提升人均产值,通往发达之路。现在的状态是我们正在跨越第二阶段。好的一面是一些国潮品牌出现,并且部分品牌开始走出国门,进入全球市场。包括像新能源车这样的新兴领域,在产品、品牌和技术方面三者都处在前列。坏的一面是一个十多亿人口大国经济体的上升,放在全球市场上必然挤占旧格局势力的利益。所以,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会走向更复杂的局面。

2020年中国人均收入1.1万美元,属于中等收入国家。按世界银行标准,人均1.25万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。“一些国家像巴西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智利、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,问题是这50年来居然没有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跨过中等收入阶段,所以有许多经济学家把它叫作中等收入陷阱。”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都是停滞于第二阶段增长,缺乏第三阶段增长路径。从2020之后的15年路线图中,中国预计2025年进入高收入国家(人均1.4-1.5万美元),2035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(人均3万美元)。大概就是十多年人均收入再翻一倍多点的样子。

黄奇帆先生讲这门课时还在2020到2021之间,整理成书已是2022年,今天读到已是2023了,未来已来,正在路上。

《战略与路径》阅读思考

在中国所有的市长里面,黄市长的名气算很大了。一个原因是他在旋涡中“片叶不沾身”,另一个就是搞经济有很好的口碑。黄市长在的时候,重庆的经济发展很好,房价控制得很好,老百姓的获得感是比较强的。退居二线以后,在人大财经委继续发挥余热,一方面为中国经济建言献策,另一方面为国家的发展积极宣传普及,让老百姓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。总的来说,是一个懂经济,干实事,口碑好的高级领导干部。这本《战略与路径》,主要围绕近期的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所提出的政策、思路进行讲解、分析,几乎把现目前最热门的问题都进行了交流探讨,见解全面,数据扎实,讨论深入,让人获益匪浅。而且这是根据黄市长的讲课整理而来,更让人钦佩他的理论之扎实,思维之全面。书里重点探讨了12个问题,主要包括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愿景目标、国内国际双循环、碳中和、数字经济、房地产市场、中欧班列以及中美冲突等。下面我就我读到的内容做一些思考和分享。

1、我们目前所处的特殊的历史时期

很多人都听过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这句话,但至于为何这是百年未有之变局,很多人可能并未深入思考。我个人的理解是,目前这个时间阶段,于国内,是属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,真正的上台阶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,于国际,是中美两个大国冲突对抗,如果美国赢了,那么世界格局依然延续,如果中国赢了,那么这是近两百年来前所未有的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,对于这个时间节点的中国和世界,都尤为重要和关键。如果让我总结2035远景目标的话,我觉得这个目标的实现,就标志着中美对抗我们赢得胜利,就标志着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,就标志着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就标志着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,中国将掌握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话语权。所以,从现在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里,我们处在一个尤为重要,特别重要的时间节点。要真正的胆大心细,要真正的撸起袖子加油干。那么这个时间节点,哪些问题是特别突出的,我们接着讨论。

2、“碳中和”绝不仅仅是个环保问题

低碳发展,它的第一个目的肯定就是环保问题,因为地球升温,南北极冰川融化,极端天气不断出现,于人类生存是个重大的考验,气候保护当然相当重要,但如果单单是气候问题,一定不至于国家花如此大的代价和投入。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能源革命。中国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度非常高,每年天量的石油、天然气进口,能源的买卖和运输等各环节都极易受人制约,于国家能源安全非常不利。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探索一条可持续、可管控的能源路径,是摆在中国面前一道重要且不得不解决的问题。近10年来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,我们渐渐实现了弯道超车,比亚迪、小鹏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品牌已经在国际市场拥有一战之力。目前国际上的新能源汽车,就是一堆国产品牌和一个特斯拉的较量。可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仅仅是“碳中和”中小小的一环,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一环。真正的“碳中和”,包括清洁能源,比如风、光、水、核等的发电,还包括智能电网管理、特高压技术、储能、新能源汽车应用等。从发电端来看,要替代传统的火电,那么风力、水力、光伏、核电等都可以算作清洁能源,但是,因为自然条件的约束,风、光、水等发电都存在巨大的不稳定。实际商用时,需要稳定的电力输出。核电稍好一点,但因为核裂变的放射污染问题,也无法大规模铺开。如果某一天实现了可控核聚变,那可以算作划时代的能源革命,甚至是颠覆,但目前看,可控核聚变商用依然遥遥无期。所以,虽然我们国家目前在国际上,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和技术等都非常先进,但依然无法有效替代火力发电,就是因为稳定性。

基于这个原因,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储能。目前比较主流的储能比如抽水储能,但水力发电本身应用场景较小,需要很强的地形条件。所以,我们急需要发展更多更好的储能方式。比如,重力储能,制氢储能等。这里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,未来10年,20年,储能行业一定是超万亿级别的投入,对于投资的朋友,可以多关注这个行业。因为如果储能的问题不解决,绿色发电就很难大规模商用,也就很难实现2030“碳达峰”和2060“碳中和”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需要提高智能电网管理能力以及特高压技术。这两项的目的是实现电力的跨区域,长距离传输。比如,新疆的光伏电力充足,但新疆本地电力需求并不旺盛,多出来的电可以外送东部沿海地区。而电力在传输过程中,会产生损耗。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技术就是保证几千公里的电力传输损耗降到最小。我国的国情就是西部资源充足,但需求小。东部资源紧缺,但需求大。不管是“西气东输”、“东数西算”还是“西电东送”,其根本就是这个客观实际造成。国家在2016年还提出要建设全球智能输电网络,我们可以设想一下,提出这个规划未来会是什么样?依靠中国的技术,可以将全世界的电力统一调配,使局部的电力紧张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,是真正的全球化解决方案。说了这么多,“碳中和”其根本上,是中国的一次弯道超车,是站在未来能源革命的制高点的一个事关全局的考虑。如果我们在新能源的赛道上,比美国做得好,比欧洲做得好,那么我们不仅技术上领先全世界,同时,我们也解决了能源“卡脖子”问题,中国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将发生改变。我们既要解决好发电端的问题,也要解决好传输端的问题,更要解决好存储和应用的问题。未来,有关碳中和的投入将非常巨大,而且是十年、二十年的长期投入,总投入资金一定会超过百万亿人民币,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,而中国,已经站在的非常有利的位置。

3、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中美脱钩之间的关联

这两个问题需要连在一起思考。先说中美问题,目前中美脱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脱钩:贸易脱钩、投资脱钩、科技脱钩、 教育脱钩、互联网脱钩、资本市场脱钩、金融机构脱钩、SWIFT网络脱钩、外汇市场脱钩、国际规则脱钩。有些脱钩影响较大,比如科技脱钩,有些脱钩很小,比如教育脱钩。根据黄市长的讲解,中美之间很难脱钩的原因在于我们有超大规模的市场,这是“王牌”;
 我们有世界上配套最为齐全的产业链,这是“王牌中的王牌”。所以,国内国际双循环就是我们手中的王牌。只要国内和国际这两个循环能玩得转,中美脱钩就是美国政客的一厢情愿。我们现在已经基本确定“国内循环为主,国内国际双循环”的发展策略。以前,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,出口、投资、消费。现在我们把国内循环作为主要,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消费在GDP的比重,国内的经济大盘稳住了,那么我们才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,才能建立配套齐全的产业链,进而才能更好的参与国际循环。

那么,为什么两个循环建立好了,中美就很难脱钩呢?书中这样提到:“跨国公司在一个地区确定一个工业投资项目,或进行产业链布局,不是随心所欲的,而是根据“销地产”或者 “产地销”两个逻辑性目标进行的。 所渭“销地产”,就是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某工业品的极大的市场需求,与其从其他地区生产,远距离的物流运输,不如在该地区建立一个生产基地, 形成一个产业链集群,所谓“产地销”,就是因为这个国家或地区基础设施、公共设施比较完备;
劳动力成本和素质比较合理;
产业链配套体系比较安全;
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相对优越;
最后也是前提的条件是社会稳定开放。”看到没有,这里面提到的很多条件,中国是不是都非常满足?我们有全世界相对较好的营商环境,有较强力的政府执行力,有勤劳的人民,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,有完整的产业链,有巨大的消费能力。这些东西是多年积累而来,不是美国什么政客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。根据书中提到的数据,美国在华企业净资产达到了7000亿美金,折合人民币5万亿,每年产生500亿美金的利润。我们姑且说这些在华企业可以不在乎利润,但是7000亿美金的净资产,想要搬到东南亚或者非洲,搬迁费怎么算?折旧怎么算?再投入怎么算?消费市场如何培育?这一系列的问题,根本就不是美国一两个总统能改变的,也不是靠补贴能改变的。中美之间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牵一发而动全身,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

所以,当下,我们更应该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培育国内消费市场,建立完善的产业链,大力发展高新技术,稳出口,稳就业,扩大对外开放,积极融入国际市场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
4、房地产的过去和未来

先说我的结论,房地产过去20多年的黄金年代,永远的历史性的一去不复返了。过去20多年,房地产缘何兴盛?其本质是需求造就。2000年到现在,人口增长了上亿,同时,城镇化率从20%多提高到了65%左右。将近10亿人在这20多年内,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,造就了巨大的住房需求,基础设施建设需求,医疗、教育等需求,但未来,这一切的基础还存在么?2022年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,比预计的提前了5年左右。结婚率、出生率大幅降低,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。人口负增长,叠加城镇化率显著放缓,直白的说,没有房地产需求了。谁在买房子?谁需要买房子?如果连这个都看不明白,还在幻想房地产持续增长,乃至暴涨的人,可以说对宏观经济一无所知。

未来中国城市的格局,是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群。比如长三角、珠三角(粤港澳大湾区)、京津冀、成渝城市群等。按照黄市长的说法,最合理的城市群是人口每超过1亿,形成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区域中心城市。而如果要形成城市群,则需要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人口形成3:1的格局。比如成都,人口2100万,那么附近的绵阳、德阳、眉山等城市,应该形成几个700万左右的城市与之配套。这方面长三角、珠三角就做得很好,但目前看,京津冀、成渝等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性。不要仅看中心城市的发展,一个城市群的建立效果将远远大于一个孤立的中心城市。好的城市群对于人口、就业、产业等的聚集效应非常强,会极大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。说回到房地产,未来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一定是有支撑的,但对于3、4线城市,房地产真的到头了。上涨逻辑都已经变了,还指望奇迹发生么?

5、中欧班列与“一带一路”

因为行业相关原因,我对中欧班列相对比较了解,也基本见证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全过程。但听完黄市长的剖析,第一个感觉是专业,第二个感觉是深刻。中欧班列是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重要载体。空运量小,而海运受地缘格局影响大。中欧班列是空运和海运的有力补充。我之前觉得中欧班列意义不大的原因就在于运力有限,目前一年的峰值就是100多万标箱,换成海运的话,不过几十支大型运输船。所以,海运的量是铁路完全无法比拟的。但黄市长提出,在运力有限的情况下,提升单位运输价值,我觉得是未来铁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。从量上来说,铁路确实不大,但空运也不大,但空运的优势一是速度快,二就是单位价值高。铁路应该是介于空运与海运的第三个选择,当单位运输价值提升以后,从货物运输价值来看,其重要性就相对突出了。

关于运力的问题,目前国内主要的三条线路,西线、东线、南线,分别从阿拉山口、霍尔果斯、阿拉善,二连浩特等口岸出境,其中,主要是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,占到中欧线路的60%以上。新疆口岸的压力巨大,经常出现班列挤压。解决的办法一是分流,特别是东线可以分流很大一部分西线的压力,二是增加运力,比如增加车头动力,一次带更多节车厢,单层车厢改为双层等等。其中,黄市长专门提到一个替代方案,那就是在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口岸附近,建设海关保税物流中心,对于去往中亚的,离新疆口岸较近的货物,先进入保税物流中心,再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转运,可以极大的提升货运能力,公路运输至少可以辐射到500公里,或者1000公里。这个想法很好,如果未来中亚的需求不断提升,那么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。
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是真正大格局的战略,向西,可以打通古丝绸之路涉及的中亚、东欧乃至西欧国家,向南,可以辐射东南亚,甚至通过东南亚国家,找到南向出海新通道,绕过马六甲海峡,进一步提升运输安全和效率。向北,可以辐射俄罗斯。这个战略是真正高瞻远瞩,事关全局的考虑。虽然铁路目前运力较小,但作为先行兵,它的作用是打通物流通道,整合沿线国家资源,建立贸易规则,加强经贸往来。相信在未来,“一带一路”会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。

6、我对未来投资市场的一些思考

一是“碳中和”依然是未来10年,20年最大的机会。这里面的机会就和过去20年的房地产一样,因为这是国家战略,是弯道超车,是引领下一步能源革命,而且,中国人在新能源这个赛道已经站在国际一线,光伏技术世界一流,水电技术世界一流,风力发电规模世界第一,核电略输一点。另外,特高压技术世界一流,新能源汽车一半多在中国,除了储能,其他方方面面都站在世界领先地位。而能源革命一旦完成,首先是绿色低碳,其次是能源卡脖子问题有效解决,最后是我们可以反向输出电力或技术,国家能让这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白白浪费么?所以,长期来看,“碳中和”绝对有巨大的机会。

二是参与国内循环的机会。这里主要指消费,大消费永远都是投资的主线,为什么?因为消费始终存在,特别是某些必要消费。之前的海天酱油为什么大涨?因为酱油就属于长期消费品,还有涪陵榨菜,乃至白酒等等。应该深入挖掘消费市场机会,未来中国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和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,一定是投资的重要标的。说到消费,什么是最大单一消费?除了房子,就是汽车。未来,传统汽车换新能源汽车,这是不是既属于消费,又属于“碳中和”呢?像比亚迪,现在不到1万亿市值,十年后5万亿都有可能,因为它极有可能未来会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。

三是抓住新技术发展红利。“大智云物移”,大数据,人工智能,云计算,物联网,移动互联网,这些行业可能在未来迎来爆发期。最近很火的ChatGPT,就是在这个时间点爆发的一个商用产品,本质上是大数据,云计算加人工智能的综合产品。除了上面说的这几样,还包括智能机器人,无人驾驶汽车,5G技术,数字经济等等方面,都有不错的前景。但这些目前很多都是风口,要注意风口能不能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利润。

《战略与路径》是静下来的思考感悟,也是驻足后的人生收获

2022年3月,上海暴发疫情,我遵照防疫规定,一不出门、二不出楼、三不出小区,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,静下心来对这一期间的12篇讲稿进行梳理,辑录为《战略与路径》一书。本书是静下来的思考感悟,也是驻足后的人生收获。

为学子阐释党中央擘画的战略与路径是我的初心

回想起来,从2020年到2021年,恰逢我们党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历史交汇,恰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。两年来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,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这为经济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。

作为复旦大学的特聘教授,为青年学子阐释党中央擘画的战略与路径,让学生领悟蕴含其中的经济学逻辑,是我的初心所在、职责所在。这两年,国家大事要事多,社会热点焦点多,选什么主题来讲,如何把问题讲深讲透,说实在的,并不容易。人们看我上讲台,不带讲稿,不用PPT,不照本宣科,一堂课3个小时,对政策形势侃侃而谈,对案例数据信手拈来,讲起来胸有成竹、风轻云淡,都恭维我是“电子脑壳”,以为“得来全不费工夫”,殊不知积累在平时、功夫在课外。

看似枯燥乏味的“五个步骤”却带来许多思考乐趣

每次到复旦大学讲课,我都提前近1个月开始准备,主要有五个步骤:第一步,选取主题。在复旦大学讲课已有三年时间,每个月一课,如果主题一成不变,反复炒冷饭,学生听着无趣,也有违我的初衷。在选题上,我围绕改革、开放、发展的主轴线,注重紧扣党中央大政方针和最新决策部署,结合自己几十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,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。但绝不拾人牙慧、搞热点炒作,不“客里空”地东拉西扯,谈“山海经”。第二步,搭建架构。研究经济问题,我一直以来坚持结构性思维。讲课主题确定后,会按照“问题-结构-对策”的研究范式,把3个小时的课程拆分成四五个主体段落、七八个核心论点、十多个关键词,形成讲课的“四梁八柱”。第三步,搜集资料。包括多年来写下的工作笔记、阅读过的专业书籍,以及各种公共媒体、学术平台公开的案例数据,分门别类进行整理。第四步,厘清逻辑。讲课也是讲故事,资料纷繁复杂,不能简单堆砌,必须要用一条红线穿起来、拎起来、抖一抖,厘清前后次序、内在逻辑,使零散的知识立体化、系统化。第五步,课前玄想。案头工作完成后,大体就到了讲课前一周。这时候,每天早上到公园散步,我就边走边想、自言自语,把要讲的知识拆开来、装起来、推几遍,想一想数据、案例和观点是否匹配,在大脑里放几遍“电影”。这五个步骤是一个循环,看似枯燥乏味,却是发现问题、研究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、把外部知识转化为脑中常识的过程,带给我许多思考的乐趣。

一次学术思考的再深入、思想认识的再深化

寒来暑往、秋去春来,两年间,这样的循环历经十多次,不知不觉在复旦大学积累了30多万字的讲课速录,平时也无暇整理。3月下旬,“快节奏”的生活突然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进入了“慢时光”。2个月里,我静坐在书房,埋头于电脑前,每天花十几个小时,对30多万字的讲课速录做了一次系统整理,主要干了五件事:一是点校。对机器速录的文字点标点、改错字、分段落,把标题、观点、关键词标黑,核对讲课时援引的数据。这项工作很繁琐、很劳神,却是不得不做的基础性工作。二是精简。遵循“大道至简、要言不烦”的原则,删除速录稿中啰里啰嗦、过于口语化的表述,用规范化的语言起承转合,使行文更顺畅、阅读更方便。三是增补。从讲课到整理,中间间隔半年到一年时间,国内外形势又有许多新变化。基于此,我结合党中央的最新部署、我国经济发展的最新实践,把自己的新思考、新体会、新观点,有机嵌入稿子里,力求和党中央步调一致,和形势变化相适应。四是删重。12篇讲稿虽主题不同,但个别内容难免重复。从全书的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调性着眼,需要删除不同讲稿之间重复的案例,并精选现场答问的内容。五是摘要。每篇上来用几百个字,对几万字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,提纲挈领、一目了然。这五件事,看似只是删繁就简、去芜存菁,实则也是一次学术思考的再深入、思想认识的再深化,从春暖花开到初夏时分,最终形成了本书的26万字。

写作出书是很严肃的事情,遵循中央大政方针、遵循经济学原理、遵循实践要求,是最为基本的规范。在整理成书的过程中,我还给自己定了三条标准:一是空间上,力求突破局限。书中的观点内容,不能仅在一地适用,换了地方就成了悖论,不论天南海北,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。二是时间上,力求突破时限。不论是当下读,还是5年、10年、20年后重温,书中内在的理论性、逻辑性都要经得起推敲。三是受众上,力求突破界限。不管是党政干部、专业学者,还是企业家、老百姓,都能看得懂、读得进去,都能从中有所启迪,感受到阅读的乐趣。这是我内心诚恳的愿望,也是支撑我站上讲台、埋头书案的动力。

人生长河里,坚固的东西会烟消云散,唯思想不朽

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不觉已是2022年5月下旬,自己正式步入了古稀之年。孔夫子说,“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”,这是所有人都心向往之的境界。回望这几十年,从浦江之畔到两江之滨,从投身经济实践到研究经济问题,岁月匆匆催人老,不知不觉间沉淀下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。我深深感到:阅历是一种财富。经历的事情越多,生命就越有广度;
经历的磨练越多,生命就越有厚度。“随缘识得性,无喜亦无忧。”许许多多的事,形形色色的人,总有一些事、一些人,让你在蓦然回首时从中受益。年轻是一种态度。一颗年轻的心,不因花白的鬓角而锈迹斑斑,不因琐事的牵绊而犹豫不前。只要充满对未来的乐观、对未知的好奇,无论走多远,归来仍是少年。思考是一种乐趣。在人生长河里,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,唯有思想不朽。世间快乐莫过于世事洞明。把一个个问题想清楚、弄明白,探究规律、提出对策,带给人的满足远非名利可比。驻足是一种沉淀。人生漫长,偶尔回望,看一看走过的过去,想一想为什么而出发,总能收获意外的美丽,总能增强前行的动力。

这场疫情,让许多人慢下脚步、驻足思考。一个人的驻足,是为了更好地出发;
一座城市的复苏,能够映射一个民族的复兴——这是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的。

推荐访问:(4篇)《战略与路径》读书心得 路径 心得 战略